首页 > 移动 > 内容页

打卡北京文化新地标,副中心三大建筑9月底具备竣工验收条件

2023-08-16 08:40:15 来源:腾讯网

“我们的打卡点太多了,开馆后肯定能成为网红图书馆!”阳光透过银杏叶片状的屋顶间隙倾泻而下,玻璃幕墙将自然景色透进建筑中,尽管建筑内部还在精装修,北京城市图书馆的外观已经显露时尚现代化的气质。对于图书馆未来的受欢迎程度,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信心满满。


(资料图)

包括北京城市图书馆在内,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已经露出时尚华丽的外立面,似三颗璀璨的文化明珠,镶嵌在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记者今天获悉,目前,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三大建筑项目已进入工程全面收尾阶段,预计于9月底具备竣工验收条件。今后,这里将成为北京文化新地标,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北京艺术中心“首发节目”将包括明星版话剧

记者今天在三大建筑建设工地看到,随着项目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忙碌的工人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在蓝天的衬托下,北京艺术中心的造型更显美轮美奂,它的外立面幕墙由4000余块折叠铝板构成,有种“大幕徐徐拉开、好戏即将登场”的艺术感。

北京艺术中心设计理念源自通州运河沿岸的古粮仓,被称为“文化粮仓”。它的地理位置优越——坐落在有着千年运河之称的京杭大运河北岸,承载着厚重的人文传承与恢弘的历史回忆;同时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一隅,开辟了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空间,为户外音乐节、沉浸式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创新提供了天然条件。

8月15日,通州,北京艺术中心。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北京艺术中心由国家大剧院运营管理,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有三座独立的文化容器,分别是音乐厅、歌剧院和戏剧场,加上小剧场和露天剧场,总座位数达到了约5700个,体量与西长安街的国家大剧院本址相当。据北京艺术中心运营管理部负责人江涛介绍,北京艺术中心的后台区域是共享的。音乐厅、歌剧院、戏剧场、小剧场等分别有自己的后台,同时也可以进行后台共享,包括共享一部分化妆间、通道等,更高效地利用资源。

“结合周边交通配套,我们做了2023年-2027年五年的发展规划,将逐步实现年度650场演出、600场活动的预期规模。这个体量跟现在国家大剧院的体量基本上差不多了。”江涛说。

谈及和国家大剧院的节目“差异化”,江涛表示,国家大剧院的节目会偏“严肃”,北京艺术中心在节目安排上进行了创新,更多考虑年轻受众和家庭受众的需求,引进音乐剧、戏剧舞蹈、沉浸式话剧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露天剧场将举办户外音乐会等,营造轻松、欢快的氛围。北京艺术中心还将融入运河元素、北京文化元素、京津冀区域文化元素。

8月15日,通州,从北京艺术中心看北京城市图书馆。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除了演出本身,我们还想给大家营造综合的艺术展示体验平台,策划一些群众参与感强的活动,推出更多公益类的教育活动、赛事孵化,培养专业人才。”他透露,为保障好今年9月底的演出和年底的开幕运营,已经提前一年排定了演出的计划,让观众能够耳目一新,暂定的节目包括大剧院的管弦乐团和国际上顶尖的指挥、独奏参演的大型音乐会、明星版话剧等等。

北京艺术中心与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共同构成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的新发展格局。伴随2023年内北京艺术中心的正式运营,国家大剧院将以“一院三址”整体超过40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11个剧场和13000余坐席,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同一城市、同一运营主体的剧院综合体。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向观众开放文保展示区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由观众共享大厅和主楼两座相对独立的建筑组成,建筑外立面材质以石材等天然材料和通透的玻璃幕墙为主,看起来大气高雅。记者在主楼内部看到,五片船帆状的屋顶高低错落,曲线饱满,橘色的玻璃颜色渐变,颇具时尚现代感,墙壁的木饰面已经装完,营造了古色古香的氛围。

8月15日,通州,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内,工人绘制仿木纹墙壁。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首都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兼东馆筹备处主任张宇说,首都博物馆东馆的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以运河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使之成为镶嵌在城市森海中的“古韵风帆”“运河之舟”。

其中北侧为观众共享大厅,南侧为主楼。观众共享大厅屋顶造型取自“船”,主楼屋顶造型取自“帆”。主楼建筑高度高于观众共享大厅,立面通过街巷路口、篷架、门楼等柔化建筑体量的元素与水系相结合,形成一处类似于运河驳岸码头的场景。

据他介绍,观众共享大厅设置了开放式展览陈列、餐厅、咖啡厅、报告厅、融合厅、宣教活动等功能空间,可以满足博物馆开放式陈列展览、社教活动、礼仪活动、文创配套服务等需要。

8月15日,通州,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内,媒体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探访。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主楼区域由藏品库房、文物修复、陈列展览、社教活动等区域组成。根据建筑内部空间结构,合理设置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及临时展览,并结合社教功能设置儿童展厅、科普展厅。其中,主楼一层包括两个临时展厅和一个仓储式陈列式的展厅,二层为基本陈列《北京与大运河》和北运河长卷的专题展厅,三层为专题展。博物馆业务还设置了培训、文创、文化交流等配套服务功能。

目前,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正在进行精装修和机电安装,预计9月30日完成土建工程。随后,展陈团队将进行二次布展,预计博物馆年底满足对外开放条件。张宇透露,展品主要来自首都博物馆。“我们去年也进行了展品的全球应征,征集和运河相关的展品,我们也逐步了解国内外跟运河相关的藏品,补充到我们的展览中。”他说,首都博物馆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相辅相成,首都博物馆以“都”为主,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以“城”为主,二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北京的历史文化。

“为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让观众增强对博物馆、文物的理解,我们结合博物馆文物保护及修复的职能,设置对观众开放的文保展示区,进一步丰富观众参观体验。”他说。

北京城市图书馆设非遗主题文献馆

北京城市图书馆素有“森林书苑”的雅称。以“临山间、于树下、勤阅览”为设计理念,北京城市图书馆为爱书之人创造出一处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图书馆里多处用到了银杏的意象,天花采用了银杏叶片堆叠的造型,馆内的144根立柱宛如银杏树干。高大通透的玻璃幕墙模糊了建筑与自然的界限,人们在阅读之余能随时感受窗外的天气,远观绿心公园的唯美风景。

步入图书馆,目光即刻会被自然闲适的山间阅览区吸引。图书馆大厅内,耸立的“书山”已然耸立,未来,爱书之人可以席地而坐,享受被书籍包围的幸福感。“山间阅览区丰富了坐席选择,阶梯区域风景上佳,方便随行随阅,平台区域地势开阔,读者可以拾级而上,看到夜景中流光溢彩的北京艺术中心。”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说。

8月15日,通州,北京城市图书馆。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北京城市图书馆由首都图书馆运营,设有全国图书馆行业首个非遗主题的文献馆,在这里,图书馆员以北京胡同为切入点,用非遗展品、文献史料和多媒体技术打造了一场北京胡同里的非遗文化之旅,读者不仅能在光电技术中沉浸式感受古都风貌,了解旧时北京的衣食住行、民风民俗、赏玩游艺,还有机会近距离观赏非遗传承人的现场表演。

在少年儿童馆,除了专业阅读指导、特色阅读活动、多彩展览展示等传统图书馆服务,孩子们还能通过智慧展陈、4D观影等高科技设备设施进行沉浸阅读、深度学习、交流创作,在智慧赋能、云端互联的现代化图书馆中领略奇妙的阅读体验。

元宇宙体验区利用数字资源、数字资产与智慧数据构建可视化数据景观,构筑元宇宙的线下体验场景。文化交流区不仅设有报告厅、文化沙龙、文化访谈等多个交流空间,还打造了具美术馆特征的展厅,常年展出书画、摄影、艺术作品。

8月15日,通州,北京城市图书馆内,工人正在工作。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图书馆的艺术文献馆设置了黑胶殿堂区,读者可以亲手播一张黑胶唱片,在复古的旋律中感受时光。古籍文献馆设置了修复体验区,拿起专业工具,跟随老师共同感受修复技艺。潞云筑是集阅读、交流、简餐咖啡、图书文创售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空间,这里还提供24小时阅读服务,凭身份证件即可自助进出。读者还可以用手机一键完成座位、文献、活动等各类型资源的预约,智慧桌面的终端设备能实现照明控制、适老呼叫、书籍推荐、指尖查词等功能,大数据技术还能结合以往的阅读习惯生成个人专属的阅读服务。

李念祖说,北京城市图书馆设坐席2400个,藏书能力达800万册。除了视野可及的开架图书,还有710万册库本图书藏于地下书库。这里拥有国内最大的机械书库,建设面积约3000平方米,深达16米,配有自动分拣机、智能送书机器人等设备,能实现图书的自动出库、自动分拣、自动搬运。读者通过智能桌面或手机完成库本图书的检索和借阅后,只需15分钟,书库就能在数百万册图书中完成拣选,将指定文献送至读者手中。

三大建筑进入工程全面收尾阶段

据北投集团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副总经理沙钢介绍,三大建筑项目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规划过程中,我们按照公共建筑三星级标准对三大建筑进行设计、建设,创新性实现了三大建筑、共享配套设施及轨道交通预留车站五个单体建筑一体化设计建设的技术突破。”

他说,通过设置下沉式绿地、铺设透水铺装及运河故道景观水系,项目打造了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通过配置以地源热泵为主、光伏发电等多能互补的复合式能源系统,项目实现整体低碳、绿色、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节能减排目标。据测算,三大建筑投入运营后,相比同类型未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公共建筑,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万吨。

截至目前,三大建筑项目主体结构及外立面装修工程已全面完工,室内机电工程已完成95%,室内装修工程已完成90%,室外市政及景观工程已完成80%,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95%,已进入工程全面收尾阶段。三大建筑项目预计于9月底具备竣工验收条件。今后,这里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率先建成的地标性公共文化建筑群。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